当代女性书写,需要“去性别化” |《有你的时光里》走进北大
4月7日下午,电视剧《有你的时光里》“走进北大”创作分享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办。
活动现场汇聚来自平台、片方、业界、学界的各位创作者与专家学者,就这部极具创新精神与细腻情感的“双生花”都市剧展开讨论。
现场嘉宾金句频出,观众掌声雷动,文艺创作的氛围在未名湖畔氤氲流动,创作者与北大师生共同走进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在温暖现实主义都市剧品类,这部剧讲述的“镜像姐妹”命运交缠故事,着实令观众耳目一新。
剧中,姐姐王焱(童瑶 饰)患先天性地中海贫血症而需要至亲输血,王灵均(周依然 饰)肩负救她的使命而降生;长大后的姐姐是都市精英,妹妹成了需要依赖她的待业青年。
这对姐妹神似“海葵与寄居蟹”的共生关系,深切触及了中国式姐妹关系及衍生的代际情感模式,再加上由这对姐妹展开的都市职场、男女情感、故乡与远方等命题,构成了一曲复杂、深刻且细腻、动人的当代社会交响乐。
开播至今,电视剧《有你的时光里》以精致品相收获了多项好成绩,收视率连续六天登顶CVB同时段省级卫视TOP1,连续七天登顶酷云全国网同时段省级卫视TOP1;猫眼电视剧有效播放日冠,单日有效播放峰值达3725.0万;芒果TV电视剧榜单TOP1等。
这样一部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有你的时光里》“走进北大”创作分享会来得恰如其分。
活动伊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教授,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杰群,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秘书长胡杰,芒果TV制片人姜浩,完美世界影视负责人曾映雪先后致辞,分别从各个角度阐释了对这部剧的理解与思考、成绩与鼓励。其他到场主创与学者嘉宾则先后展开两场小型圆桌论坛,深度剖析这部作品的幕后故事与创作表达。
受篇幅所限,《青刊》特别摘录三位嘉宾的现场分享,试图抵达这曲当代交响乐创作的彼端。
刘芹志
“故事原点是小猫互相舔毛”
编剧是故事与观众连接的第一环,在拿到《有你的时光里》原著小说《你是光阴派的糖》时,编剧刘芹志第一反应是相对难以找到姐妹题材的突破点。
“因为我和我的同龄人主要是独生子女家庭,所以一开始我很容易被自己绑架,好像我作为独生子女很难沉浸地去理解真实的亲姐妹感情。”
破冰点,出现在一次采风创作的过程中,她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分享,“我们人类看待小猫,觉得它们互相舔毛好像是关系好,但实际上舔毛代表了一种主导关系。我觉得这个跟亲密关系很像,一下让我跳出了好像非得亲姐妹不可的圈套里面。
”在刘芹志看来,亲密关系并不是单一、单向的,而是可以容纳多种关系的复杂性,远观他者似乎都是理想化,内化自身却总会有种种斑驳。
“两只小猫互相舔毛,很难说谁臣服了谁、谁领导了谁,就像王焱和王灵均这对姐妹,她们在互相扶持与互相对抗中给予彼此力量。”
张莉
只搞事业太单一 有情背后是托举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学院副院长张莉老师是著名女性主义研究者,曾著《姐妹镜像》《重塑姐妹情谊》等书籍,她特别从女性主义视角,分享了对《有你的时光里》的观剧体验与感悟。
首先,她认为这部剧非常巧妙地把姐妹关系进行了一次非常深入的梳理呈现,深刻地写出了姐妹情谊的复杂性。
“她们在血缘关系里有着爱恨的纠缠。什么是真正的姐妹情谊?就是对方最不堪、最难过、最难以示人的那个部分,只有你看得到;但同时你也是我的骄傲、我的心软、我内心最不愿触碰的那个部分,在我最困难痛苦时首先想到的那个人。”
其次,在女性情感之外,张莉还在作品中感受到了另一维度的女性成长主题。
在近些年来的女性角色形象塑造上,似乎当下多数观众习惯于渴求“独立完美的大女主”,要求女主独立强大高情商,还要断情绝爱搞事业。
而王焱的尖锐倔强、在感情里的犹豫,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够完美。
她举例剧中廖繁木不打招呼就当着双方父母求婚的尴尬“修罗场”,“王焱是没给廖繁木留情面,但廖繁木的情感绑架就对吗?
王焱的强大就是我要做到一个真实的自己,长痛不如短痛。她是有不完美,但我觉得很给力、很解气,本来就应该这么处理。”
另一个非常触动张莉的词,是“托举”。
在她看来,王焱说“我不需要任何一个人的托举,所有事我都可以搞定”,但一个人在生活与成长中,身边一定是有人、有情的,每个人都在互相托举中向上努力。
“我们今天在讨论一个女性的成长,经常会说搞事业,不用管什么原生家庭、爱情对象,就直接往前奔。
我觉得那是一种单一的、单向度的理解,其实没有人可以抓着头发离开周围的人。
这个电视剧特别深刻的部分,在于让我们重新理解情感的复杂性。情感里就是要有痛苦、体恤,甚至还有反目,但那就是亲情。”
梁振华
走进作品的窄门 感受复杂的人生况味
如果说有谁对《有你的时光里》这部剧了解最为透彻,那一定是这部剧的总编剧、总制片人、艺术总监,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梁振华老师。
梁振华从余华老师一句名言“艺术应该从窄门进去,通向一个广阔的世界”谈起,首先分享了他理解中这部剧的“窄门”。
“我想在这个作品中传达,人生可能不光是为自己活着,你的生命掺杂了很多对别人的期待、迎合,也参与了很多别人对你的期待。
甚至这段时光的存在,它的美好、感伤恰恰是因为有一个站在你身边的、远方的、活在近旁的你,这就是这个作品的窄门。
走入窄门之后,复杂的人生况味渐次滋生。我觉得这可能是文学教会我们要做的东西,这也恰恰有可能是微短剧做不了的东西。”
梁振华对于张莉在剧中看到的女性主义表达很有感慨,《有你的时光里》是他近些年来继《怪你过分美丽》《风吹半夏》《心想事成》等作品之后又一部女主剧。
回顾过去几年的创作历程,梁振华表示自己并非有意识在作品中捍卫女权,更多是一种出于创作的自然流露。
对此,他总结了三点创作经验:
“第一,可能我们特别需要放在去性别化的立场,去看待你写作的每一个人,更多是真正站在一个生命本体上面对角色赋予作为一个人的尊重;
第二,女性叙事一定要非常细腻,当一个写作者能够从细腻的女性书写当中读解到丰富的人生况味,这就把很多思维上的东西沉淀到了形象;
第三,我期待借助《有你的时光里》这样一个带有时代性的女性书写,为当代都市剧去探索一条跟以往完全不同的道路,就是有生活的痕迹,但不止于生活;有戏剧的建构,但不只停留在戏剧结构。”
尤其对于最后一点,还承载了梁振华在当下微短剧冲击的浪潮中,对于长剧存亡的思考。
他表示相比过往作品,团队特意在《有你的时光里》加大了人物关系、情节设计等故事浓度,这是在微短剧冲击中吸纳的启示,“用强度叙事和密度叙事来回应,同时尽量不丢掉落地生活现实的部分。”
比如张莉老师提到那场尴尬的“求婚修罗场”,梁振华回忆和编剧刘芹志在剧本阶段就写了六、七页纸,将这一单独空间内的单场戏做足19分钟,同时融入了一些话剧“三一律”的效果,这就是一场兼顾戏剧浓度与人生况味的实验。
“我并不认为在今天这个时代长剧会消亡,只是长剧该以什么方式跟时代对话?
我觉得有浓度的复杂叙事,应该是任何时代都需要的艺术语言,当然我们都还在探索过程中。”
文:子路
注:全文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