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xSpider
  • OxSpider
  • OxSpider
  • OxSpider
  • OxSpider
  • 侯鸿亮:未来的竞争,不在长短、不在数量,而在确定性_新闻中心_中国电视剧制作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官网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

    侯鸿亮:未来的竞争,不在长短、不在数量,而在确定性

    2025-10-31 来源:青工委

    10月29日,一场关乎国剧未来的全行业探讨如期而至。“聚势·破局——国剧振兴正当时”剧集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北京市广电局主办,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承办,凝聚全产业链之势能,推动国剧攀登新高度。

    论坛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侯鸿亮发表题为《“广电总局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若干举措”新政下影视公司的机遇、挑战与未来——做长期主义的“种树人”》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广电总局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若干举措”新政下影视公司的机遇、挑战与未来——做长期主义的“种树人”

    侯鸿亮

    (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会长,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

    undefined

    大家上午好,我是侯鸿亮。非常感谢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今天,我想结合正午阳光的创作实践,从“新政怎么看、我们怎么做、未来怎么干”三个方面,谈谈我们的一些思考。

    新政机遇

    解锁创作空间,锚定用户初心

    过去几年,影视行业经历了一段深度调整,观众的时间被碎片化内容分流,投资风险上升,创作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广电出台了广电21条新政,从创作、审查、播出、风险管控等多维度为行业解锁了新的空间,是从管理思维向服务思维的一次深刻转变。

    单集时长与集数上限的突破,让故事不再受限于固定篇幅,能真正按照内容逻辑和叙事节奏“量体裁衣”;

    古装剧配额的合理放宽,解开了刚需题材的创作枷锁;

    支持对境外优秀作品的改编,丰富了文本供给,为引入高质量内容的本土化落地提供了更多可能;

    总局与省局同步审查,缩短了审查周期,优化了审查流程;

    非必要不协审,专家顾问前置介入项目,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可谓提速又提质;

    劣迹艺人分级处置的明确,让“选角看人品”有了规则依据,进一步降低了项目的播出风险,为行业的健康发展筑牢了防线。

    这些条款都是行业近年来的痛点、难点,因此一经发布大受欢迎。新政还强调,以用户为导向、以观众需求为核心。作为创作者,我们既不能高高在上,以说教思维制作内容;也不能卑躬屈膝,一味追逐热度和流量。行业实践早已证明,低估观众,观众就会用脚投票,抛弃我们。

    破局之法

    重新定义精品的标准,用扎实换底气

    今年是正午阳光成立的第十一年,这十一年,我们见证了观众与电视剧关系的深刻变化。以往,电视剧是茶余饭后的消遣;今天,观众打开一部剧,已经是近乎“奢侈”的时间投资。观众把时间交给我们,是期待,更是信任。因此,“精品”不能只是主题先行、画面华丽或明星阵容,更不是对爆款元素的简单拼凑。

    那么,观众需要的精品是什么?

    打造真正的精品,首先要精准满足不同观众对内容的需求。长剧制作公司就像守着一方灶台的掌勺人——要留住食客,不能靠流水线的预制菜,而要摸透观众不断变化的口味。给低血糖的人递无糖可乐、给吃惯盛宴的人上重油大菜,都是脱离观众需求的错位;对于每天离不开奶茶、咖啡的常客,则要牢牢守住品控水准,从人物剧情到拍摄制作都不掉线,在几十集的篇幅里保持内容质量的稳定。

    打造真正的精品,离不开长期的积累和现实的根基。以正午阳光的《生命树》为例,这部戏历经了半年的艰苦拍摄,即将迎来杀青。《生命树》从2019年8月就启动采风,多次深入青海、内蒙古、西藏等地,跟随生态守护者巡山、访谈,查阅了数十年的环保档案,多次打磨剧本,倾力打造一部“中国的西部剧”。讲一群普通人,用几十年光阴守护一片土地,有人扎根故土,有人远道而来,有人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们想用《生命树》证明:中国的西部故事,有自己独特的温度和力量,也希望将青海大美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呈现给观众。

    打造真正的精品,还要把握内容的“火候”。制作长剧,就像烹饪美食,要调和人生百味,也要兼顾不同题材的滋味。火候有时炽热,有时温润,正如岁月更替、四季轮转。这不仅需要从业者的定力,更需要判断与眼光。说到底,好厨师的本事,是让每盘菜都合乎食客的口味;而好的制作公司,则能让观众在作品中饱览天地,观照众生,治愈自我。

    展望未来

    敬畏初心,打破桎梏

    各位同仁,每个讲故事的人,最初都是听故事的人,回到创作的初心,我们要问自己:我们讲的这个故事,能不能先打动自己?

    undefined

    如今,大家都在谈长剧与短剧,其实,它们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不同的内容作物。三年一熟的,不必盯着一年三熟的眼红心热。关键在于你要知道,自己在种什么。未来的竞争,不在长短、不在数量,而在确定性

    我们能掌控的,是扎实的准备、专业的流程、诚恳的表达,同时,我们也要敢于创新:我们要打碎“英模人物只能高大上塑造”的刻板印象,让英雄有血有肉;要扭转“年轻观众不关注历史、乡土、环保题材”的误解,用优质内容打破圈层;

    要减少“把个人喜好等同于项目方向”的偏差,让创作回归观众需求;

    要摒弃“古偶只能走甜宠套路”的偏见,让古装题材拥有更多可能;

    更要打破“一招鲜吃遍天”的惯性思维,让创新成为常态。创新,不是颠覆一切,而是让观众再次相信,国产剧还能带来惊喜!

    好的作品,是扎根现实的生命树,虽历经风雨,仍枝繁叶茂、年年常青。

    广电21条新政的推出,为行业划定了新的方向,正午阳光愿与大家一道,做长期主义的“种树人”,向下扎根,深耕内容,向上生长,拥抱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