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工委

导航

致郭靖宇主任 | 一位青工委委员的来信

2021-04-02

编者按:

“因年龄达到职务年龄上限,郭靖宇卸任青工委主任一职,将以青工委指导委员和常委身份继续参与青工委工作。”昨日的一条突发消息引爆影视圈,随即在青工委官方委员群内形成刷屏模式。不舍、挽留、祝福、感激成了广大青工委委员抒发情感的关键词。

众所周知,郭靖宇是青工委的创始人和“大家长”,领导青工委在短短两年内发展成为影视行业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青年组织。在青工委的成立、发展过程中,他呕心沥血,直接、间接,多渠道,多方式帮助和提携过诸多青年后辈,在广大委员中享有极高威望,备受尊敬。

当晚,青工委秘书处收到一位委员的来信,回忆了自己在组织内的成长故事,虽未与郭主任谋面,但受益良多,字里行间,真情流露,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经与委员本人沟通,隐去部分私人信息后,秘书处决定刊登此信,相信此信代表了绝大多数青工委委员的共同心声,同时借由这封信对我们的郭主任道一声感谢!

以下是委员来信:

郭主任台鉴:

您好!

直到您卸任这一天,都没能当面道一声“郭主任,您好,辛苦了!”,真是深感遗憾……

说起来,本有几次机会与您谋面,却因种种原因错过了。最近一次,应是去年青工委的“中国原创故事大会”,我的作品拿到了一等奖。

我本该登台领奖,与您握手相识,奈何还是错过。

本诚想,今年再参加原创故事大奖,拼进前十,再从您手里接过奖状,合影发个朋友圈,岂不风光有面儿。

哪知道,今天就传来您卸任的消息……心下实有几分感慨,且与您念叨一番。

在这一天,想必您会收到无数的感谢和祝福。而在这无数感谢当中,我这一份,即真且深。 

undefined

我是七零后,四十出头才转行做编剧,属于“踩线入党”,再大一岁,或再晚一年入行,多半都没机会加入青工委。 

对于我这样一个半路出家、从零开始的和尚,编剧这本经有多么难念;没有专业背景、没有人脉的我,在这个强调北影、中戏、上戏出身的圈子里有多难混,您一定相当明了…… 

还好,我找到了组织;组织,也找到了我。 

归属感,对于一个人何其重要。就是在青工委,我看到了这么一群同道中人——影视业的“青年工作者”们,在锐意进取,苦苦打拼、比你优秀还比你努力,而大家都需要一个上升的通道和空间,都想要更好的机会与资源。

不言而喻,我们需要一个干实事的组织容我等抱团取暖,为大家主持公道,助我们拓展场面(而不是内卷),引我辈杀出一条金光大道。

而青工委恰恰是最干实事的组织,用心搭建平台,一次次活动,一波波资源,给数以千计的青年编剧、导演、制片人带来的分享、机会和影响,称得上功德无量。

假以时日,他们必会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一位位领军人物已在涌现。

说点实在的,我就在组织内,从其它委员处接了两个小活,让我在空档期有收入,可以养家糊口——对我来说,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受益。 

它还让我还拿了第一个全国性的原创剧本大奖——看,我还行,有希望。 

记得看您当时接受采访,拍胸脯保证获得一等奖的十来个作品都比您写得好,因为您本来还拿个作品想匿名参赛,因质量“不过硬”,被某人预判进不了前十,被劝退了(大意如此)。

把我看笑了——这位老大,还真是很会哄自己人开心、很能给兄弟们托底啊。

打那起,我就把青工委的委员证,和中国原创故事大会的奖状放在简历附件第一页、最上面——没错,这就是我最引以为豪的资本。

在这两张纸上,都签着您的大名——郭靖宇。

undefined

我确实有想过,有机会,要当面向您致谢:

感谢您创建了这个组织,感谢您和组织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郭大,你和你手下的兄弟们真的很棒。

胡秘、李秘、张秘和小青们,他们为人做事的风格,和你很像。

我如何知道?

窥一斑而知全豹,未曾谋面,神交已久。

但不知您为何急于卸任,或者说为何不等组织更茁壮一点再走,毕竟青工委还是个孩子……

是上市公司的业务太繁重?还是要闭关打磨大作?或是被硬性规定必须拿出更多时间陪家人?也没准只是太累了吧…… 

很不舍,但能理解。

先说不舍,相信很多青工委的委员,都对人说过类似这么一句话:

我是青工委的,我们老大是郭靖宇。

现在的青工委已经打下一片生机勃发的疆土,您付出良多,收益甚少……也罢!——“挂印封金君且去,天涯到处是知音”。

有道是:

激流勇进者,称勇;

功成身退者,曰智;

在激流未起时勇进,在大功将成时身退,非大智大勇者不能为也。

回想入行以来,我运气还算不错,余老师领我入门,第一部剧上央一黄,组织接纳了我,而这个组织的创始人和第一任主任——是您。

郭主任,江湖不远,早晚有一天,我们会见面、畅谈,坐而论道,把酒言欢,届时,我必先干三杯为敬!

盼您早日再出大作,祝长信业绩长虹。

言不尽意,顺祝春安!

推荐资讯